- 发布日期:2025-07-19 04:35 点击次数:138
6月30日早上,坐在轮椅上的路天全弓着身子,用嘴和下巴触碰着手机屏幕,仔细查看微信上的信息。
当看到自己发起的公益活动已有10名志愿者报名参加时,他的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。
30多年来,曾被遗弃的路天全被无数善意温柔包裹。那些来自养父母一家、来自社会好心人的爱,如春雨润物般滋养着他。他也想尽自己所能,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儿,哪怕这些事小到毫不起眼,也要将收获的爱传递给更多人。
路天全和志愿者去做公益
“大家都没把他当外人”
路天全今年34岁,是青县金牛镇苗庄子村村民。
这些年,疾病像一道无情的枷锁,将他困在轮椅之上。他四肢无法自如控制,吐字发音也不够清晰流畅。然而,即便命运如此苛待他,他也没有自暴自弃,而是努力向上生活。
30多年前,路天全的命运轨迹悄然改变,他与何俊兰一家结下了跨越血缘、满是温情的缘分。
1991年的一个晚上,何俊兰的丈夫发现了一个被遗弃在路边的婴儿。看着孩子奄奄一息的可怜模样,他将孩子抱回了家。
“当时,孩子看着太可怜了。那一夜,我和婆婆就守在他身边,用棉花蘸着水一点点给他润嘴唇。”何俊兰回想起初见路天全时的情景,仍觉得心疼。
在悉心照料下,孩子熬过了艰难的一夜,状态好转了一些。何俊兰仔细观察孩子,发现这个孩子有些异常——不能抬头,手脚无力,看起来像个残疾孩子。
那时,何俊兰家已经有了两个孩子。一家人靠丈夫开车拉砖挣钱,家庭条件并不富裕。有人劝他们放弃这个孩子,何俊兰一家人却不愿意,“老天爷既然让咱们遇见了他,咱们就得管,不能再把他抛弃了”。
就这样,他们给他取名为“天全”,也把他的出生年月日定在了他来到家的日子,将他视如己出。
为了给路天全治病,何俊兰和丈夫带着他四处求医。何俊兰从医生处得知,孩子因脑炎留下了后遗症,已经是脑瘫了,无法治愈。
何俊兰仿佛听到了晴天霹雳,她将孩子抱紧了些。她想,不管怎样,也要继续照顾孩子。
他们没有放弃,继续寻求治疗方法。当听说一个偏方或许对孩子的病情有效时,何俊兰立马去做。这看似简单的事情,何俊兰一做就是多年。
何俊兰的丈夫为了给孩子补身体,特意买了人参和老母鸡,还专门从外地买回家一个高压锅。
家中的老人和其他孩子,也都对路天全关爱有加。在何俊兰和家人的照料下,路天全身体渐渐有了好转,从能艰难抬头到可以直坐,多年后终于喊出了第一声“爸爸、妈妈”。
“不光我们照顾着天全,村里人也经常帮助他。”何俊兰说,“大家都没把他当外人。”
挣钱贴补家用
随着年龄的增长,路天全越来越懂事。看到养父母为自己和这个家日夜操劳,心中满是心疼。他也想为这个家做点什么,可身体的残疾让他无法像健全人一样外出工作。
有一次,天津的爱心人士来到路天全家看望他们。在交流的过程中,爱心人士了解到他想挣钱贴补家用的想法后,建议他可以尝试从事微商,在网上为大家充话费、流量。这个建议让路天全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。
由于身体原因,路天全没有上过学,但他跟着别人学过一些字,也学会了使用手机。
他认真地向爱心人士学习,很快就掌握了操作方法。当第一笔酬金到手后,他高兴极了。钱虽然很少,但那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辛苦赚来的,很有意义。
后来,他又开始通过微信卖日用品。他定的价格不高,大家也都被他的坚强和努力打动,会找他买东西。有时,他也会坐着电动轮椅去给自家附近的买家送货。
这辆陪伴他多年的轮椅是爱心人士赠送的,不仅方便了他的生活,更承载着无数人的关爱。
何俊兰说,路天全挣的钱并不多,但很努力。他不能用手操作手机,就用嘴和下巴去触碰。为了方便和别人沟通,他说话时会尽量慢一些,让别人能听清楚。
村里的人看到路天全努力生活的样子也为他竖大拇指。
何俊兰照顾路天全的生活
做一名志愿者
这些年,何俊兰一家照顾路天全的事迹在四里八乡传为美谈。何俊兰也凭借这份无私的大爱,获评“感动青县道德模范”“沧州好人”等荣誉称号。
几年前,青县快乐阳光爱心协会的志愿者去看望何俊兰时,路天全了解了这个爱心团体。当他知道志愿者做了很多帮助他人的公益事情后,内心深受触动。在路天全看来,那些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就像是一个个爱心使者,传递着大爱。
路天全当即表示要加入志愿服务队伍,把这些年别人对他的关爱传递给更多人。
成为志愿者后,路天全经常会关注各种公益活动。
有一次,志愿者发布了一则重病女孩需要捐款的信息,路天全主动联系志愿者表示要捐款。大家知道他本身生活就很不容易,收入微薄,再三婉拒了他。
路天全投身公益的热情并没有消退。由于身体的局限性,他不方便去外地参加公益活动。他就将大家参加公益活动的照片做成小视频发布到网上,记录大家爱心行动的同时,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。
不能出村参加公益活动,能不能在村里就近做些好事呢?2022年,路天全萌生了在村里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的想法:“我要把爱传递给更多人。”
“孩子王”
2022年5月,在路天全牵头下,苗庄子村“道德之家”爱心团队成立了。受路天全的影响,村里的一些学生加入到了这个爱心团队中。路天全成了带着孩子们做公益的“孩子王”。考虑到团队里孩子居多,他就和大家商量,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开展公益活动。
李冉和妹妹是最先参加这个团队的成员。她们曾帮扶过路天全,也支持路天全的做法。在路天全的带领下,她们会和其他人一起帮助残障人士,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和温暖关怀;去慰问孤寡老人,陪老人聊天解闷,帮助打扫房间;还会拿着扫帚,清扫村内道路……虽然这些都是平凡小事,却很温暖人心。
李冉上大学后,仍惦记着这个爱心团队。在学校里,她会帮助团队写活动材料。放假回家,她也会主动参与到公益活动中。
李冉说,在路天全身上,她学到了很多东西:虽然身有残疾,但他没有消沉,而是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。有很多人帮助他,他接收到了很多善意与温暖,也在把这些传递给更多人。
“我的家人很支持我们去做公益活动,做一些力所能及有意义的事情,能够帮助他人,快乐自己。”李冉说。
近日,路天全又在组织大家参加清扫街道的公益活动,目前已经有多名志愿者报名参加。
17岁的刘欣雨是团队中的“老成员”了,和路天全一起做公益已经近两年。这次活动他也报名了。
“我们会去村里孝老食堂陪爷爷奶奶,也会去看望困难老人。”刘欣雨说,路天全自己难,还想着帮别人,值得钦佩。村里人看到他们去做公益活动,都会夸他们做得好。
开展公益活动时,路天全会到现场。虽然他无法自己动手去做好事,但看着大家忙碌,心里也很满足。
何俊兰说:“路天全他们做好事的爱心款,有的是爱心人士捐来的,也有天全卖东西挣的。钱不多,可大家都在用心去做。”
路天全的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每次活动的动人瞬间。端午节,志愿者为老人们送上香甜的粽子;孝老食堂内,志愿者为老人们盛饭端碗……
这些美好的瞬间,激励着路天全不断前行,传递着更多的爱与希望,让这份温暖不断延续、扩散。2024年,路天全荣登月评“沧州好人·文明市民”5月榜单。
(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(记者李小贤通讯员刘青黄洁)